规范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服务 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河南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去年以来,特别是魏刚局长到河南调研指导工作以来,河南省登记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落实魏刚局长在河南的讲话要求,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服务和监管工作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事业单位和服务对象肯定。《东方今报》刊发了题为《心存“三不忘” 笃行“放管服”---省编办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的专题报道,对我们“快而细致、严而有据、热情周到、换位思考、主动服务”给予报道。《河南日报》对河南省登记局进行了专题采访,并拟以《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监管服务,助推中原更加出彩》为题,介绍和宣传我们的做法。洛阳理工学院、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专门送来感谢信对河南局的工作给予肯定。我们的做法是:
一、提高站位,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思考和谋划
去年底,我们按照魏局长在河南时的要求,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不能就登记论登记,就管理论管理。而应该跳出登记看登记。要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放入河南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党的十九大做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人民对公益产品和公益服务的需要,是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门。与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相比,事业单位提供的公益产品和公益服务不平衡、不充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就是要赋予事业单位法人地位,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加强和创新事业单位监管和服务,维护事业单位法人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解决部分事业单位法人盈利化倾向,推动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公益产品和公益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规范登记管理服务,优化事业单位法人提供公益产品的环境
(一)转变服务方式。一是开展上门服务,主动到省水利厅、省盐业局、洛阳海关、河南科技大学等30多家单位,提供法人设立、变更登记的上门服务。二是开展集中服务,省广播电视台等部门下属中波站等事业单位较多,我们开展集中服务,由举办单位统一收集资料,统一提交申请,集中办理相关登记事项,受到欢迎。三是开展全天候服务。实行全员值班制度。在工作日,不论中午还是下午,下班之后,至少留一名工作人员值班,不管多晚,业务办完后再下班,这种情况在集中办理年度报告期间很是常见;节假日实行电话值班制度,将值班电话转移至值班人员,确保节假日都能有人为办事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四是实行“容缺办理”服务,对遵守条例规定、历年办理法人登记业务及时规范守信的事业单位,实行“容缺办理”,先行办结,再补齐材料。
(二)优化服务机制。我们认为,与转变服务方式、做到热情周到服务相比,良好的服务机制更重要。一是实行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负责制。将服务质量和办理时限向社会公开承诺,并真正做到,首位接待申请人的工作人员,负责做好相关业务办理的全过程,并负责回复办理结果。二是扩大即时办结事项范围。网上办理业务,实行即时受理、即时审核,符合要求的即时办结并通知事业单位。目前即时办结的业务有:变更法人名称、变更法人住所、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开办资金、变更经费来源、年度报告、法人登记信息查询等7项业务。三是压缩办结时限。对设立登记、注销登记、证书补领,压缩办结时限,实行限时办结,在材料齐全有效情况下,办理时间较法定时限压缩70%以上。目前设立登记、注销登记办结时限由30个工作日调整为7个工作日,证书补领办理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
(三)推行“互联网+登记管理” 服务。一是开通微信公众号,推送登记工作动态、宣传登记管理法规。今后将逐步开通查询事业单位法人状态,查询办事流程等功能。目前,该公众号关注人数855人,最高阅读量477次。二是建立登记局微信工作群。实现了内部信息及时沟通共享,工作安排同步推进,工作进度全员了解,实现了由单线沟通到全方位沟通。三是建立省直专办员QQ群。在群里宣传和共享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政策法规、操作流程、相关要求、资料范本、培训录像等,解释政策、回答咨询,实现“一人咨询,全员明了”效果。目前群成员599人,对于提高专办员的业务能力发挥了显著作用。四是发挥好“河南事业单位在线”作用。完善了网站页面内容,利用“河南事业单位在线”即时公告公示设立、变更、注销、年度报告等登记事项,发布文件、通知和相关信息。去年以来网站发布信息86篇。开通了全省所有18个省辖市“事业单位在线”,实现了全省公示公告“一键完成”。
三、规范监督管理,维护事业单位法人完整性、有效性
我们按照魏刚局长强调的,将法人监管从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转变的要求,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督效率,推动工作重心从登记向监管转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服务和监管并重的工作,不能只强调服务,弱化了监管,更不能因为强调服务,放弃了监管,而应该一手抓优化服务,一手抓创新和加强监管,越是在优化服务的时候,越是要加强监管。我们多次提出,加强监管,不是和事业单位过不去,更不是卡脖子,而是为了维护事业单位法人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维护公益事业服务秩序,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一)从精细管理入手,强力推进法人登记业务规范化。没有规范化,就无从谈起监管。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国家局要求,大力推进登记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强力解决法人登记业务上不规范问题。一是提交材料形式规范化。不能横传、翻传、倒传,不能传在非指定位置、不能重复上传,上传材料必须清晰可变。对提交资料不规范的,坚决退回,有的单位被网上退回了7、8次之多,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二是提交材料内容规范化。用章、签字、日期必须完备有效,内容必须真实有效,符合国家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范》要求。三是申请时效规范化。要求事业单位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年度报告、变更登记申请。变更法定代表人、业务范围、举办单位等事项,强调事业单位要在在变更事项发生之后30个工作日提交变更申请;变更住址的,要在搬迁之前提交变更申请。对于做不到的单位,要说明原因,要有举办单位盖章、分管领导签字,逐步解决变更登记不及时问题,防止出现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不完整,在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方面出现问题,影响公益服务的提供。四是业务办理过程规范化。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要做到业务办理规范化,在包括受理、审查、核准、发证、公告等环节,在办理依据、资料提交、手续完善、工作时限、审查内容、程序合规等方面,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规定,规范化办理。五是推动全省各级登记业务规范化。按照国家局印发的登记管理规范要求,利用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对全省登记工作规范化情况进行监测和抽查,推动全省市县两级登记业务规范化。经抽查,目前省直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报送材料规范率达98%,10个省辖市材料规范率达95%以上。
(二)从日常工作入手,敢于动真碰硬加强监管。对事业单位法人的监管,更多的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监管手段并不少,关键是愿不愿监管、敢不敢监管。一是建立约谈机制进行监管。对一些不按时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事业单位、不按要求报送年度报告的单位以及因其他原因被冻结的单位,对其法定代表人进行约谈,向其讲明《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目前约谈30多家。二是对开办资金下浮过大情况进行监管。对开办资金下浮50%以上的事业单位进行了重点关注,要求其说明开办资金减少的原因,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对事业单位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运营情况进行监管。慎重处理有收费项目的业务范围变更,坚持要求提供文件依据和相关资质、执业许可证明,防止少数事业单位偏离公益属性,出现营利化倾向。四是运用其他部门奖惩和诉讼情况进行监管。对年度报告只报奖不报惩、报告诉讼情况的事业单位,通过相关平台及时了解处罚和诉讼情况,提出公示要求,以期通过法人管理,约束事业单位法人遵纪守法、确保公益属性。五是运用联合惩戒机制监管。对于已担任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了解失信情况,督促其履行相关义务。对不履行的,建议单位更换法定代表人。六是处室联动监管。与编办相关处室联动,比对编委、编办事业机构设立、撤销、整合文件,督促相关举办单位及时办理法人登记工作,盘活机构编制资源,保障公益服务对事业机构编制的需求。
(三)从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入手,开展集中监管。每年的年度报告工作,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把年度报告作为对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服务意识的一次检验,利用年度报告公示工作,对事业单位法人进行集中监管。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草草走完程序。一是及早部署,在去年底即以省编办文件,印发通知,对年度报告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做到早谋划、早部署,赢得先机。二是强调时效性,对年度报告工作行动慢的事业单位,向其举办单位印发督办函,要求其督促所属事业单位限期报送年度报告。三是强调质量,强调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全面性,对于不认真报告、粘贴往年工作情况的予以退回,责令纠正,对于瞒报、漏报,不如实报告的,了解相关情况,及时予以处理。四是召开现场会推动工作。5月初在周口市召开全省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工作的现场会,交流工作情况,通报表扬表现突出单位,座谈研讨下一步工作。截止4月28日,除个别地方的年度报告工作还在扫尾外,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直管县市共8.2万家事业单位的年度报告工作全部完成,其中鹤壁等10个省辖市在3月31前100%完成年度报告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是我的汇报,这些工作与国家局的要求相比、与兄弟省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我们有信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再接再厉,推动河南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更好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做出努力。
谢谢大家!